要么到富家学子那里蹭点光亮,要么就点灯油,但他还没见过往灯盏里倒水的。

沈聿微微一笑,将油灯展示给他看:“这是盏省油灯。”

俗话里说人“不是省油的灯”,是因这世上真有省油灯。

灯盏分两层,底下是注水,上面注油。

用这种灯烧,打上五文钱的灯油就能亮一整夜,要是点蜡烛的话,那一晚上二百文也打不住。

楚六是个大白天嫌屋里暗都要点蜡烛的人,听见这些目瞪口呆,这才知道自己一晚上看书烧的蜡烛足够沈聿苦读上四十天!

就这,他还是前半程能读,后半程就开始走神。

沈聿收拾完了东西,问楚六:“楚兄可有课表?我想抄一份。”

楚六默默取出课表,沈聿抄完贴在床头墙上。

今日休沐,他收拾完学舍里的东西,预备到外面光线更好的地方读书去。

走之前邀请楚六:“我来时见书院中有好几小潭,潭边有梅有梨,趁着日头好,楚兄要不要同去读书?”

楚六只好也跟着收拾了书本,跟在沈聿的身后。

虽是休沐日,但山石上,水池边,松树下,处处都是读书人。楚六碰见同窗,向沈聿一一介绍。

很快人就分成了两派,素喜玩闹的和一心读书的各自分开又再聚拢,明明之前不相识,但好像彼此脸上都贴了字。

其实根本不必贴字,院服形制虽是一样,但富家子弟家中又用绫罗重做了新衣,贫家学子就只穿书院里发放的。

能入学万松书院的寒门学子,个个是萤窗雪案,挑灯苦读才能叩进山门。

楚六都不知道沈聿什么时候混进了苦学派,夜里久等他不回来,自己先睡了。等到第二日睡醒,就见桌上已经摆着热粥和馒头。

沈聿早已经起床,发梢微湿,似乎已经沐浴过。

书桌上摆着墨迹未干的大字,见楚六醒来就对他道:“楚兄,我去饭堂时替你把饭也领来了。”

楚六不好意思说他平日里根本就不吃书院供的饭,一日三餐都有书僮到山下买了送上来,家里更是每天都送食盒来。

同窗的一片盛情,楚六不好拒绝,只得吃了一碗淡粥半个淡馒头。

等上完上午的课,

章节目录